建立长效机制

  • 建立长效机制已关闭评论
  • 140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毕业论文
摘要

爱论文网收录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紧密联系实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立足总结经验…感谢您关注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紧密联系实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立足总结经验,又着眼巩固提高;既立足健全完善,又着眼贯彻落实,通过建立并落实长效机制,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应首先着眼当前党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非常重视党的建设,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重点,认真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容否认,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一)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监督上存在缺陷和不足。在教育内容上,一些地方存在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使党员只能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影响了党员教育的效果。在教育的方式、手段上,一些地方存在着单一、陈旧问题,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政治学习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使许多党员产生厌倦感。在对党员的管理中,一些地方存在着机械生硬,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不能有效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对党员的监督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难以及时发现在一些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些新兴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少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够强,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不够经常。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职责不明,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影响了职能作用的发挥。

(三)工作措施不配套、不系统。一些地方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这一新的时代课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缺乏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过去抓什么现在仍然抓什么,过去怎么抓现在仍然怎么抓,缺少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效果。

二、当前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应重点把握的内容

(一)以提高党员的能力和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员学习培训机制。学习培训是党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主要方式,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强化学习培训,要坚持经常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以经常学习为主的原则;坚持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注重学习效果的原则;坚持自我教育和正面引导相结合,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一要进一步拓展学习教育内容。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内容。在经常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党员要立足本职,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知识,将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贯穿于党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中。二要进一步改进学习教育方法。要坚持灵活多样、喜闻乐见、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原则,继续坚持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基本方式,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辅导讲座、报告会、学习论坛、成果汇报、经验交流、知识竞赛、业务技能比赛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努力做到知识讲授、现场观摩、亲身实践三结合,提高学习培训效果。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扩大教育覆盖面,降低学习成本。要加大投入,建设学习阵地,改善学习设施,发挥各级党校、图书馆和单位阅览室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确保学有其所。三要进一步健全学习教育制度。要坚持已有的学习制度,如学习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和轮训制度、学历教育制度、专业技术培训制度、挂职锻炼制度、外派学习制度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要长期坚持。要建立新的学习制度。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许多单位创造出了“上门讲学”、“派人领学”、“专人导学”、“外出送学”、“结对帮学”、“远程助学”等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要建立学习检查考核制度。加强对党员学习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检查学习记录、读书笔记、体会文章,定期组织测试,促使党员加强学习。完善对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考核制度,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实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学分制,把学习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党员管理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纯洁党员队伍,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要着眼于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切实把党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纯洁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要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运用信息管理等手段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党员状况;重视对青年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要加强对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二是使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上党课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让每一个党员随时都处于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下,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的观念,提高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对党员在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和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议,帮助党员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三是把好“入口”关,疏通“出口”渠道。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入口”,严格程序,落实“五制”管理措施,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更好地保证党员质量;特别注重对各行各业中优秀分子的吸收和培养。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疏通“出口”。对那些对党丧失信心的党员,允许其自愿退党;对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实行劝诫退党;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对那些蜕化变质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四是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健全完善组织监督、执纪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网络,不断扩大有效监督范围。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突出干部选拔任用、重大工程项目、财政类专项资金使用以及干部与企业往来四个方面的监督。

(三)以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对党员进行有效激励,可以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促使党员永葆先进性。加强激励引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先进性的要求同个人的发展愿望结合起来,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爱护。建立激励引导机制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目标激励上下功夫。要完善党员保持先进性承诺践诺制度,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在职一般党员和非在职党员等不同情况,分别明确承诺侧重点,对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做出基本承诺;对履行岗位职责,争创一流业绩,做出共性承诺;结合专业、特点,作出个性承诺。公开承诺内容及党员践诺情况,接受党组织、其他党员和师生监督,以此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督促党员保持先进性;二是在责任激励上下功夫。坚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党性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和党员具体岗位,把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引导党员带头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带头做好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约束党员保持先进性;三是在典型引导上下功夫。坚持开展“争先创优”、“五个好”党员争创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在改革和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弘扬正气,使党员的先进性行为获得一种正面评价和舆论支持,激励党员保持先进性。

(四)以强化服务意识为重点,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创造了很多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新方法,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要把这些有效的做法变为长效的机制,使它们在联系群众、造福群众方面长期起作用。当前应着重做到三点:一是健全群众民主参与的制度体系。完善群众参与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在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评议的各个环节上,逐步吸纳、扩大普通群众有序参与,切实保障群众的意见能够得到反映。建立群众评议与党员评议相结合的党员“双评”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探索建立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尽快完善落实群众“四权”的具体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征求群众意见制度,集中民智,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保证和落实群众的利益。二是建立健全经常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体系。坚持并完善谈心制度、走访制度、“双联双带”、党员定点联系户等制度,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联系点,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发展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提倡领导干部亲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了解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经常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三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拓宽群众了解情况、反映意见的渠道。同时,畅通民情渠道,组织党员经常深入基层,及时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建立党员亮身份制度,努力规范党员服务群众的行为。在服务性行业、窗口单位实行党员挂牌上岗,以此增强党员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党员在劳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务、村务、党务、事务公开制度,由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梳理出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的事项,规范完善公开程序,向广大群众公开,并收集反馈意见。

(五)以保障党员权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是党永葆生机、充满活力的力量源泉。先进性教育活动调动了广大党员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党员作为党内生活主人翁的光荣感、责任感。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长效机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就重点来说,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要保障党员及时参加应当参加的会议,及时阅读应当阅读的各种文件,及时了解应当了解的各种事务。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反馈机制和质询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二是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制度,保障党员参与权、建议权和表决权。要通过建立健全党员民主议事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议事规则。要通过扩大基层党员的政治参与,尊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党员有效行使表决权。要明确划分党内重大问题与日常事务的界限,坚持在重大问题上先由集体民主讨论,然后再做出决定。三是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使党内提名能够聚合更多的民意;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式,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四是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护制度,保障党员申辩权、超级报告权、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要通过建立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和细则,公开党内申诉、控制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加大上级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真正建立起党员权利的保护和救济制度。

(六)以强化管党职能、提高管党水平为目标,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建设。一是以基层党组织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理顺组织关系,为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提供组织保障。继续开展“三级联创”和各行各业创“五好”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以创新的精神积极研究新情况新变化,改进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活动方式、活动内容、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千村帮扶”和“百村示范”等活动为载体,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努力形成齐抓共管、配套联动的工作格局,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重点,以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好各类企业的党建工作,切实做到党的组织不散、党员作用不减、党的工作不断,推动改革、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以打牢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为目标,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健全社区党组织,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体制,抓好党建工作示范点、党员示范岗和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带动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两新”党组织,要以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为目标,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一手抓党组织建设,一手抓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关党组织,要以“五个一流”为目标,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健全组织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要严格落实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把手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分管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好具体责任人的职责,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带领本级党组织宣传和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建立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选择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不同的类型,作为党建工作的联系点,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帮助联系点分析、解决党建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推动面上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应注意把握的原则要求

(一)长效机制建设,必须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自始至终都要贯穿和体现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建立保证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就要坚持把深入学习、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核心内容,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为核心目标,以切实解决目前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把取得实效、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准。从当前情况来看,要重点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自身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员意识不强、作风不实、为政不廉、联系群众不紧、执政本领不高,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长效机制建设,必须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来进行,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到实处。党的建设历来同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联。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先进性建设与发展大局的结合点,选准先进性建设为发展大局服务的切入点,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当前,全国各地要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围绕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确保“十一”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做好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工作,做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工作,做好加强指导、引领发展的工作,做好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的工作。就一个部门和单位来讲,就要围绕建一流队伍、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去谋划和开展党的工作,努力营造鼓励干事、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长效机制建设,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系统推进,使党的先进性建设更有实效。建设长效机制,必须坚决反对追求大而全的形式主义倾向,要立足于便于贯彻落实、有利于推动今后的工作。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认真总结和疏理我们已经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不断创新,使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起来。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使党的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做到实践主体、运行方式、作用对象等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这些方面先进性建设的有效性。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基层的创造,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党员群众的智慧。

(四)长效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使党的先进性建设更有针对性。注重分类指导,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社会组织、新兴经济组织纷纷涌现,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发生了转变,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党员的从业状况、职业构成、活动方式和思想状况差异较大。这些情况和特点,决定了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第一,在长效机制建设的着力点上应各有侧重。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单位,其社会功能或职能定位各不相同,应当根据其不同特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比如,街道社区要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上;乡镇机关要把着力点放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上;国有企业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和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学校要把着力点放在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职工和学生的头脑、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医疗卫生与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上;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要把着力点放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上。第二,要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全面贯彻中央总体要求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党员群体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比如,对党员领导干部,主要是进一步增强执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改进作风;对知识分子党员,主要是进一步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对生产一线的党员,主要是进一步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离退休的党员,主要是发扬好传统好作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三,在方式方法上要体现灵活多样。如组织党员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可适当地多组织一些集中学习;对知识分子党员,可以在自学的基础上多组织座谈讨论,加强谈心交流;对生产一线的党员,可适当安排一些辅导报告;对离退休职工党员尤其是年老体弱的党员,可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电化教育、知识问答等形式进行学习;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可采取业余、小型、分散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只有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长效机制建设才能增强针对性,也才能富有实效性。